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一区,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,久久怡红院国产精品,欧美色综合图区

Skip to main content
 首頁 » 風土人情

同樣是中秋節(jié),苗族和壯族對待節(jié)日有何差異性?

2021年08月30日 10:05:23110

昨天是農歷的八月十五,也是中秋團圓之夜。但是在南方等地,八月十五雖然是名義上的中秋節(jié),但是真正意義上中秋,卻是在農歷八月十六日。江浙一帶縣志曾記載:“寧波以十六日為中秋,為宋史彌遠所改,至今猶然。”清人陳子厚在《嶺南雜事鈔》也寫過:“粵中好事者,于八月十六日夜,集親朋治酒肴賞月,謂之追月?!敝星锕?jié)本來的時間安排,其實就是三天,分別為“迎月”、“賞月”和“追月”。而說到月亮,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少數(shù)民族。

對于多數(shù)人來說,中秋節(jié)大多就是賞月、吃團圓飯,一切飲桂花酒,去感受中秋的團圓氣氛。但是在少數(shù)民族的眼里,中秋節(jié)最重要的,并非是團圓,恰恰是在這個“月”字上。大家可能難以想象,很多少數(shù)民族敬畏鬼神,是他們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文化信仰。他們對于月這一自然景象,是近乎于崇拜的。所以,在過中秋節(jié)的時候,少數(shù)民族,往往更重視對“月”的解讀與理解。而在少數(shù)民族中,又以苗族和壯族文化最為明顯。所以,今天來從中秋節(jié)的風俗不同,來感受一下苗族和壯族的文化差異。

苗族和壯族的中秋節(jié)起源有何差異?中秋節(jié)的起源,眾說紛紜。廣為流傳的說法,就是在先秦時代,皇帝對月亮的祭拜之禮。在《禮記》中記載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,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”。皇帝將國運興衰,與對未來的期盼,漸漸賦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。這種祭拜之禮,漸漸在民間爭相效仿,究其原因,也是當時的政權動蕩,百姓得不到安穩(wěn)的生活,便將美好的祝愿,加在了對月亮的祈福之上,是為了能夠擺脫現(xiàn)狀,等到美好的未來。而壯族的祖先,就是生活在先秦時代的嶺南地區(qū)的“西甌”、“駱越”等地區(qū),駱越在越南紅河三角洲等地,因此流傳至今,在越南等地也有壯族人的存在。由于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祭拜月亮禮儀,漸漸演變成中秋節(jié)的慶祝節(jié)日。而壯族也在這一社會變遷下,將對月亮的期盼,加在了中秋節(jié)的慶祝之上。從此之后,每年的中秋節(jié),壯族人們都是以月亮為中心,衍生出其他慶祝的方式。這就是壯族中秋節(jié)的來源。

而苗族的中秋節(jié)起源,卻與之大不相同。在古代,關于中秋節(jié)的起源,除了上面的祭拜之禮,還有另一種說法,而苗族的中秋節(jié)起源,便是信奉了這一傳說。相傳,《古文解字》中記載:“莊稼成熟曰秋”。秋天是豐收的季節(jié),自古以來,人們最基本的愿望,就是能夠吃飽飯。而苗族的祖先,要追溯到黃帝時期,相傳苗族的祖先,就是黃帝時期的部落首領蚩尤。但是蚩尤在逐鹿之戰(zhàn)被砍掉頭顱后,整個蚩尤部落就土崩瓦解。

軒轅之時,蚩尤最為暴,莫能伐,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,與蚩尤戰(zhàn)于涿鹿之野,遂禽殺蚩尤?!倍缱澹查_始了向南方逃亡。據(jù)歷史記載,苗族在幾千年來,一共遷徙了5次。從秦朝到清朝,苗族一直處于流浪的狀態(tài)。生活更是食不果腹,以天為被,以地為床,甚至還保留上古時代的“母系制度”的狀態(tài)。在這種狀態(tài)下,苗族顛沛流離,苦不堪言,便把對糧食的渴望,賦予在中秋節(jié)的月亮之上。每年的八月十五,苗族都會帶領同胞圍著篝火跳舞,以感謝上蒼對糧食的恩賜,來祈求福祉。而苗族這種顛沛的日子,直到清朝末期,才漸漸穩(wěn)定下來,有了好轉。中秋節(jié)的意義,似乎已經根深蒂固,通過跳舞,或者拜月等活動,來表示對糧食的憧憬與感恩。

苗族和壯族在中秋習俗上,有何差異?一、信仰月神不同

對于苗族來說,每年的中秋節(jié),有一個盛大的活動不可缺少,就是“跳月”。而提起月,苗族信奉的月神,來自苗族的一個古老傳說。相傳,有一個喚作“月亮”的男青年,他勤勞能干,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。而太陽卻橫加阻攔,月亮和心儀的女子沖破了層層阻隔,最終才終成眷屬。此后,每年的八月十五,苗族人都會站在月光之下,舉行“跳月”活動,為了表達對月亮和女子忠貞愛情的敬佩之情。而那個叫做“月亮”的年輕人,也被苗族視為月神信仰。

而壯族信奉的月神,卻是天宮中居住的仙女。在壯族人嚴重,月亮里是有一位美麗的月神,其形態(tài)卻沒有任何的記載,類似古人幻化出來的月宮嫦娥,漸漸演變成壯族特有的信奉對象。壯族信奉月神,每年在八月十五的時候。壯族人們會大擺祭祀之禮,在臺子上擺好祭祀的禮品和蠟燭,底下都是壯族的女子圍著做,而他們請的仙女,卻是由男子來代替,因此在八月十五這天的拜月活動,又稱為“鬧哥孩”。壯族和苗族雖然信奉的月神有所差異,但是殊途同歸。無論是在月亮下“跳月”,亦或是“鬧哥孩”,最終目的都是女子乞求能夠獲得月神的絕世容顏,來得到好的姻緣。

二、活動雖然相似,卻也有差異

壯族和苗族,都是少數(shù)民族。其民族文化大部分都在歷史變遷下,或多或少得到了融合。因此,在現(xiàn)在看來,苗族和壯族在中秋節(jié)這一天,開展的活動大同小異,上面已經提過了,少數(shù)民族對于月亮,有著幾乎崇拜的尊敬,因此大多數(shù)活動,都是圍繞月亮而來的。比如上面提過的苗族“跳月”與壯族“鬧哥孩”、“請月姑”等,都與月亮有關。少數(shù)民族能歌善舞,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,而在壯族圍繞月亮開展的活動,卻只是請求得到月神眷顧,而對于苗族來說。站在月光之下跳舞,不僅是為了祈福,更是在跳舞的時候,男女之間能夠有機會接觸,成全美好姻緣。

壯族過中秋節(jié)的時候,除了拜月,還有一個特殊的習俗,就是罵中秋。壯族的“罵中秋”,傳說是一位古代的壯族姑娘,喜歡男子的眼光與眾不同。別人都喜歡甜言蜜語的男子,她偏偏喜歡老實耿直的這一款。有一天她種的作物被偷了,有一個男子便痛罵偷作物的賊,得到了女子的芳心,成全了這一段姻緣。而到后來,慢慢就演變成了一種在中秋的特有習俗。壯族子女會故意搞一些惡作劇,來引起別人痛罵,罵得越狠,便會越長壽。成為了一種奇怪的傳統(tǒng)。而對于苗族來說,這一活動卻并未開展。對于中秋節(jié)來說,苗族的活動相較壯族而言,還是比較少的。

苗族和壯族中秋節(jié)差異的原因是什么?苗族和壯族的中秋節(jié),不論是從傳統(tǒng)還是活動,都有所差異。從表面上來看,是因為這兩個少數(shù)民族的特色,并未得到相互融合。但是其根本原因,是在歷史的文化傳承中,出現(xiàn)了問題。這個要從幾千年前談起,來看兩個民族的發(fā)展與變遷。苗族從秦朝開始,就一直處于逃離狀態(tài),而在這種狀態(tài)下,苗族一直是內部形成自己的文化內核,相當于與世隔絕,直到清朝后期,才漸漸與漢族打開了聯(lián)系,實現(xiàn)了文化的進一步融合。也就是說,在這幾前年來,苗族的日子過得并不好,所以從黃帝時期對拜月的崇拜,是在苗族人的心中,根深蒂固的。直到現(xiàn)在,苗族在中秋節(jié),無論是載歌載舞,還是別的活動,其主要的精神內核,都是為了感恩糧食豐收。

而對于壯族來說,得益于“土司制”,壯族的歷史比較簡單。自從秦漢開始,壯族一直受中央集權的統(tǒng)治管理,這就導致,壯族的文化內核,從古至今,和漢族一直是有融合的。得益于土司制,在清朝之前的幾千年來,壯族得到了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,統(tǒng)一管理,對于糧食的需求,并沒有苗族那樣強烈??梢哉f,壯族的日子過得還算安穩(wěn),而苗族卻始終處于動蕩之中,這就導致二者的期盼不同。所以,由于歷史背景不同,苗族對于糧食的期盼,加在了中秋節(jié)之上,而壯族對中秋節(jié)的期盼,卻只是當做一種節(jié)日來過,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
總結:中秋節(jié)的文化活動,無論是苗族還是壯族,都有其特有性。這是在漫長的歷史變遷習下,經歷的背景不同,而產生的不同文化信仰。古老的文化應該得到傳承,每一個簡單的慶祝活動背后,可能都是一段難忘的歷史。對于中秋節(jié)來說,不論壯族或者苗族,慶祝活動有多么不一樣,我們都應該持以理解與學習的心態(tài),去看待他們的節(jié)日風俗。

評論列表暫無評論
發(fā)表評論